|
中铁二院勘察设计的大临铁路正式开通运营中铁二院 2020/12/31
大临铁路正线全长202公里,设计时速160公里,为国家Ⅰ级电气化铁路,项目起于大理盆地南缘,经巍山盆地,横穿无量山,跨澜沧江沿邦马山东麓行进,过云县盆地,最后止于临沧市临翔区文伟村,铁路串联了大理、巍山、云县及临沧市。 技术保障/工程提速 2014年9月4日,国家发改委批复大临铁路项目建议书,大临铁路获取“准生证”,中铁二院大临铁路项目总体邹毅等发挥复杂艰险山区勘察设计领域的优势,精心组织,高效工作,2015年12月完成从可研到施工图的全程勘察设计任务,2015年12月28日大临铁路正式开工建设。 随后5年,中铁二院大临铁路项目经理罗云飞牵头项目部成员,夙兴夜寐配合施工,对建设工程中遇到的重大地质问题、施工难题及时提出安全适当的解决方案,为本项目提供了坚实技术支持,保障项目提前半年实现开通运营。 大临铁路线路近南北走向,相对高差达1678米。项目位于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碰撞缝合带,途经多种地形地貌区,使得大临铁路全线面临着多样而复杂的地质条件,沉积岩、变质岩及岩浆岩沿线均有分布,不良地质主要有活动断裂、高地温、地热、滑坡、岩堆、泥石流、崩塌与危岩落石、高地应力、顺层、砂土液化、岩溶、有害气体、放射性、水库坍岸、采空区等。
选线规避 从规划阶段开始,中铁二院工程技术人员以地质选线方式,基本避开了大的不良地质体。可研至施工图设计阶段采取多种勘察手段及全过程控制确保基础资料质量,以此开展多线路方案比选,各阶段线路方案深入扎实,并实现初步设计阶段至施工图“零”改线,极大提高勘察设计效率,实现两年内完成全线全过程勘察设计任务。
隧道突破 崎岖的地形使得大临铁路的隧道工程长155公里,桥梁工程长21公里,全线桥隧比87.3%,个别段落达99%,出了隧道就上桥是大临铁路一大特征。全线隧道35座,10公里以上隧道4座,高风险隧道5座。勘察设计阶段,中铁二院大临项目部隧道副总工袁云洪等合理确定隧道选址,绕避重大不良地质,并精心比较洞口位置,施工过程中采取工程措施消除洞口落石危害。对超长隧道优选辅助坑道方案,施工过程中优化隧道施工组织设计,保证了隧道按期贯通。 “非煤系地层有害气体”不良地质定义在大临隧道施工中首次提出,也是我国铁路隧道工程建设中的首例。在红豆山隧道施工中,对非煤系地层有害气体的成因、出露规律有了初步判释,总结了有害气体的预判、监测方法,初步制定了相应规程。 桥梁攻坚 大临铁路沿途山高谷深,大临项目部桥梁副总工李万雄等凭借丰富设计经验,因地制宜,因地施策,采用了高墩大跨桥梁设计。但所设计的桥址所处区域为西南高地震烈度区,对于铁路桥梁抗震安全至关重要,铁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中未提及近断层桥梁抗震措施与方法,国内外对近断层铁路桥梁的地震动输入参数与方法、抗震措施与对策的研究也鲜有报道,为此中铁二院技术人员组织研究形成近断层铁路桥梁抗震与减震关键技术,有效解决了近断层的澜沧江双线大桥、独家村大桥、安乐双线大桥等16座铁路桥梁抗震难题,对保障大临铁路安全运行发挥了重要的科技支撑作用。 生态环保 大临铁路开工建设以来,始终遵循安全、绿色、生态、美丽、经济的原则,线路选线避让各类生态敏感区,采取因地制宜措施,结合绿化工程现场试验和科研成果,就物种选择、种植工艺等进行了不断总结和优化。中铁二院大临项目部环保专业设计人员曾刘毅等围绕“两山”理念开展设计,将云县站、临沧站等临近大型客运车站的路基边坡、标志性隧道边仰坡、穿越风景区及城镇的段落等作为重点绿化地段以密植灌木、灌草结合的方式进行绿化。最终实现了“生态大临,大美临沧”的愿景。 中铁二院副总经理杜建军表示,中铁二院全力配合昆明局集团,真诚服务,与参建各方一道,对大临铁路施工组织方案不断进行优化,开展方案技术研究,在保证质量安全的前提下,精心组织,加快推进,最终顺利实现大临铁路提前半年开通运营。下一步,在中国中铁带领下,中铁二院将深度融入和服务云南经济社会发展,当好践行云南省“十四五”规划的先头部队和排头兵。 在主管大临铁路的中铁二院副总工程师张可军看来,中铁二院大临铁路勘察设计团队是“极难铁路的先行者”。 四百里大临,奔走滇西,踏勘选线,叹茫茫山长水遥。看:北接大理,西经巍山,东走云县,南进临沧,专家院总何妨亲临踏勘,行无量山间,梳理出最佳方案,更澜沧江畔,指点出天堑宏桥。莫辜负,一腔热血,半年出差,两岁青春,万民期盼。 数月里艰难,注到心头,把梦凌虚,思完美方案何在?想:接轨变化,断裂丛生,悬崖深涧,地热复杂。初测定测费尽移山心力,尽通宵达旦,恐不及地质生变,便几缕白发,都付与方案比选。须赢得,几许肯定,半生自豪,一方发展,百年称赞。 铁路建设困难的地区往往在板块碰撞缝合地带,碰撞最剧烈的板块是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大临铁路就位于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碰撞缝合带附近,区域内有16大褶皱、5大断裂带、56大温泉。地形表现为3山2江:云岭、无量山、邦马山、澜沧江、南汀河;地质表现为3特3高4活跃:特殊的蚀变花岗岩、特殊的相变砂泥岩、特殊的有毒有害气体、高地热、高地应力、高地震烈度、活跃的新构造运动、活跃的地热水环境、活跃的外动力地质条件、活跃的岸坡浅表改造过程。 生活经验告诉我们,水是生命的源泉,但这里的水却是工程的大敌;生活经验也告诉我们,岩石是不会弯曲的,但这里的岩石却是扭曲的;生活经验还告诉我们,岩石是坚硬的、物质的、固定的,但这里的岩石却可以用手抓碎、还可以变形、还可以流动,给铁路建设造成了很多困难。 尽管建设过程中遇到了不少困难,但相对于这一区域的极大地质难度而言,却是良好的工程建设环境,比如地表热泉群最高温度达96℃,而实际施工隧道内最高温度只有40℃。良好的工程建设环境是提前半年开通铁路的重要基础,是中铁二院精心勘察、精心设计的结果。 信息来源:昆明公司大临铁路项目部、中铁二院 上一篇顺势而为 不忘初心 |